<output id="ntopp"><video id="ntopp"><nobr id="ntopp"></nobr></video></output><label id="ntopp"><video id="ntopp"><nobr id="ntopp"></nobr></video></label>
  1. <output id="ntopp"><tr id="ntopp"></tr></output>
  2. <code id="ntopp"></code>

      <label id="ntopp"><tr id="ntopp"><nobr id="ntopp"></nobr></tr></label><dd id="ntopp"><samp id="ntopp"></samp></dd>
      人員查詢
      站內檢索: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名人名勝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時間:2023-07-14 11:53:38  來源: 通議坊  作者: 通議坊  瀏覽: 分享:

       前幾年有一本旅游年票,可惜現在再也不出了,拿著它把陜西逛完后,因為山西的運城、臨汾又離陜西比較近,又把當地基本上大大小小的景點照本游了個遍。前年因為疫情山西又免費開放了一些景點,我又過去了幾趟??傮w而言,去晉南應該不下十次了。

       

      所謂晉南,地理上實為晉西南,主要為臨汾、運城地區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對于歷史文化愛好者來說,這個地方是寶藏一般的文化圣地,從原始社會到近代,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它的文物古跡和文化遺存,我已走遍全國27省,這么完整的遺存在中國其他地方少有。比如西安洛陽,主要是周秦漢唐盛世,其他的并不多。而且漢朝在西安的遺存只有遺址廢墟和陵墓。山西,卻保留了地上文物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從西安出發,過潼關,最近的山西的地方就是風陵渡,地處晉、陜、豫三省交界黃河口,金庸筆下的“風陵渡口初相遇,一見楊過誤終身”,為這個古渡口增添了不少武俠和傳奇色彩。風陵渡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:一水分南北,中原氣自全。云山連晉壤,煙樹入秦川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風陵渡所在的芮城縣有一個永樂宮,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宮觀,其中最有名的是永樂宮壁畫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因為為了保護壁畫禁止拍照,此為外觀,感興趣的只能親臨實地了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永濟境內的鸛雀樓名冠華夏。孩童都會背: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,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不過有一說一,真正的鸛雀樓早在金代就已經毀了,現存為近年重建,可以“收割”中國人的歷史文化情懷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鸛雀樓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旁邊的普救寺:紅娘月下牽紅線,張生巧會崔鶯鶯,西廂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普救寺鶯鶯塔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運城是中國著名的鹽都,已經開發鹽業開采4000年,運城鹽湖有中國死海之稱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運城鹽湖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運城又是關公故里,最有名的就是解(hai)州關帝廟,為關廟之最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歷史上還有個名人是司馬光,后人建有司馬光祠,位于夏縣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其中位于運城萬榮的李家大院,是清末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家的院落,晉商三杰:喬家(晉中祁縣)看名,王家(晉中靈石)看院,李家(運城萬榮)看善??戳死罴掖笤?,嘆為觀止,深藏不露的寶藏地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位于臨汾襄汾縣的丁村遺址,是含有古人類化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,位列全國“百年百大考古發現”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臨汾號稱堯都,有堯廟堯陵,其實堯舜禹都在晉南建都,堯都平陽(臨汾),舜都蒲坂(運城永濟)、禹都安邑(運城夏縣)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堯廟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堯廟旁的華門,號稱天下第一門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很好奇晉國博物館為何沒有設在太原而設在臨汾曲沃境內,其實早期晉國的領地在“河、汾之東,方百里”。即現今絳縣、侯馬、翼城、曲沃、襄汾一帶,也就是運城和臨汾的交界地帶。晉南,是晉國的發家之地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臨汾最有名的地方自然是“大槐樹”了,以明初為代表的大移民移了幾百年,涉及1230個姓氏,后裔數以億計,因此洪洞縣是大半個華人的精神故土:問我祖先在何處,山西洪洞大槐樹。祖先故居叫什么,大槐樹下老鸛窩。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洪洞明代監獄,當年北京名妓蘇三在洪洞蒙冤落難就囚于這里。蘇三離開了洪洞縣……人人都會唱出這么一句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廣勝寺的琉璃塔讓人嘆為觀止,是供奉水神的地方,位于萬榮的后土祠則是祭祀后土地母的地方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廣勝寺琉璃塔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霍州署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古代四大官衙之一,為州一級的代表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霍州署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臨汾兩個最有名的自然景點是黃河壺口瀑布和云丘山,壺口瀑布家喻戶曉,此外還有乾坤灣。壺口和乾坤灣都是秦晉共有的景點,可以看到黃河的壯觀雄偉。云丘山除了儒道佛三教合一外,還有著名的冰洞,夏天去了非常涼爽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一邊是陜西,一邊是山西,黃河乾坤灣,天然八卦圖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云丘山冰洞,40度高溫下的涼爽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此外,我連瑤臺山、太陰寺、紫云寺、龍澍峪、堯帝故居、堯廟、華門、雙洞溝、蒲縣東岳廟、隰縣小西天、七里峪、堯帝陵、古城大院、大禹渡、蒲津渡大鐵牛、舜帝山、歷山、神潭大峽谷、人祖山、堆云洞、姑射(ye)山……這樣的小景點也都逛過了,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,甚至比本地人都熟悉,也比對我自己的老家更熟悉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被霧霾籠罩的黃河大禹渡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堆云洞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隰縣小西天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
      東岳廟地獄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運城往東,就是晉城,最有名的是皇城相府。臨汾往東北,則是晉中的各種大院、平遙古城、綿山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基本上,山西旅游就是看廟,看古建筑。如果你是歷史文化愛好者,飽讀詩書,則不虛此行。如果你是想欣賞山水之美,來山西可能不是最好選擇,山水也主要是靠廟來襯托。要看山水,還是要去大西南、大西北,川西、青海、新疆、云貴等地,但卻少了很多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文化,正所謂萬事無法兩全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(注:本文除地圖外所有圖片為通議坊實地原拍,)

     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的文章,屬邯鄲文化網原創

      請尊重作者,轉載注明作者、文章出處

       


       

      (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)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      用戶名: 密碼:
      驗證碼: 匿名發表
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,散落著華夏幾千年的文明遺存
      養在深閨未人識的晉南
      白清長:歷史上邯鄲有多牛
      白清長:歷史上邯鄲有多
      我與高樹勛將軍夫人徐州脫險記
      我與高樹勛將軍夫人徐
      兩館聯合開啟“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主題開放月”
      兩館聯合開啟“中國當
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無相關信息
      欄目更新
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Copyright (C) 2003-2018「邯鄲文化網」版權所有 
      聯系電話:0310-3115600   郵箱:3513152325@qq.com
      冀ICP備18017602號-1    
     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
     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8
     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3

     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