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員查詢
站內檢索: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邯鄲非遺

運河畔再現泥人市集 讓非遺重回市井

時間:2023-09-28 14:14:59  來源:無錫日報  作者:  瀏覽: 分享:

 

 

 

運河畔再現泥人市集 讓非遺重回市井

觀非遺盛典,賞泥韻風華。27日,2023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暨惠山泥人文化藝術節在惠山古鎮開幕。以“暢游甜美運河·樂享非遺之魅”為主題,運河畔,泥人市集、非遺雅集、非遺美食匯、園林實景錫劇接連上演,讓非遺重回市井,融入生活。開幕式上還舉行了無錫市“百匠千品”評選活動的頒獎儀式,30名代表性傳承人獲評無錫非遺傳承創新“薪火百匠”,160個非遺項目獲評“精品項目”。無錫用一場非遺盛會,展示深入挖掘、保護、傳承和利用大運河文化資源的階段性成果,全維度呈現非遺的獨特“錫”引力。

 

 

 

  一臺創意出圈的非遺盛典

  

夜幕降臨,惠山古鎮西神廣場燈光璀璨。開幕式上,卜廣軍、馬紅星、王建偉等30名代表性傳承人和“麥稈畫——紅船”“紫砂壺——中華文明·遠古·仰韶文化”“惠山泥人擺件盲盒——《五虎將》小板戲系列”等160個非遺項目榮獲獎項,照亮更多傳承新路徑。

 

  

無錫非遺傳承群體傳承創新著地方文化,延續創造著時代記憶?,F場,首部以惠山泥人為題材的微電影《塑說》首映,用充滿情感的鏡頭語言“訴說”惠山泥人的歲月傳承和精湛技藝,講述了非遺工匠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界限,用創意讓非遺“潮”起來的故事。開幕式上還發布了為大會“量身定制”的原創主題歌曲《一團和氣》、首部惠山泥人元宇宙作品《萬相歸塑》,上演了大型人屏互動節目《七色奇譚》,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一場非遺視聽盛宴。

 

  

為夯實非遺保護傳承根基,無錫不斷健全政策體系,出臺《無錫市“百匠千品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工程三年行動計劃(2023—2025)》,每年投入1500萬元專項資金,重點支持錫劇人才引培,扶持急需保護的惠山泥人、精微繡、留青竹刻等無錫本土的國家級非遺項目。無錫惠山泥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趙建高認為,非遺文化要實現傳承,一方面要想辦法與旅游結合,另一方面則要是進校園,在教育中傳揚非遺文化。

 

  

一幅琳瑯滿目的動態畫卷

 

  

運河之畔,熱鬧繁華的泥人市集組成了一幅動態畫卷。王南仙、柳成蔭、趙建高、遲志堅、顧彪、顧惠、龔琦、夏征、周璐、華天驊等惠山泥人傳承人匯聚一堂,“老中青”三代齊上陣,再現“傳幫帶”現場,王源吉鐵鍋、宜興均陶、無錫紙馬、麥稈畫、內畫等非遺項目也攜惠山泥人元素作品亮相。“吳風雅韻·錫作匠心”泥人展在匯集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喻湘漣的《貴妃醉酒》、王南仙的《穆桂英掛帥》,省級非遺傳承人柳成蔭的《西廂記》等經典作品的同時,還展出了一批新一代傳承人的創新之作。市集沿著惠山直街一路鋪陳開來,步步都有驚喜。傳承人與市民、游客分享著這些傳統手藝的制作過程,并邀請游客互動體驗。“看起來容易,要畫好挺難的。”陸女士直言,惠山泥人雖然從小玩到大,但親手制作是第一次,“感覺很有意思”。

 

  

非遺是旅游的優質資源,旅游是傳播非遺的重要渠道,兩者融合發展有著深厚基礎和廣闊前景。近年來,無錫推出非遺主題精品游線,力促非遺進景區,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成效凸顯?;萆焦沛偫C嶂街上,河北邯鄲的西洋鏡拉大片、云南大理的扎染、陜西延安的剪紙、江蘇連云港的面塑、無錫的玉祁老酒……各地的非遺一展風采,游客們在非遺市集上看新奇、品文化,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和“水韻江南”的萬種風情。

 

  

一次情景交融的全新體驗

 

  

這是一次創意集會,更是一場舌尖盛宴。

 

  

大會期間,惠山古鎮景區的非遺美食匯廣邀市民旅客體驗運河生活,品味古今交融的煙火人間。老北京手工糖、古法秋梨膏,以及三鳳橋、過福來、新萬鑫、朱順興、宏鳳糕團等無錫美食老字號齊聚繡嶂街。各個攤位上,蒸的、煎的、鹵的,各類美食熱氣升騰,色澤誘人,香氣四溢,讓人胃口大開。

 

  

步入寄暢園,亭榭流水間、光影交錯中,錫劇《西廂記》《紅樓夢》《珍珠塔》經典選段輪番上演,無錫市錫劇院的演員們仿佛從畫中走來,情景交融,音畫相宜,將傳統錫劇呈現得靈動而唯美,充滿了煙雨江南的詩情畫意,現場掌聲不斷。“效果太好了,一定要介紹給朋友。”戲迷老胡追隨錫劇而來,直言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,是對非遺的精彩呈現。

 

 ?。◤堅?、韓玲 文/宗曉東 攝)

 

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的文章,屬邯鄲文化網原創

請尊重作者,轉載注明作者、文章出處

 

 


(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)

 

 
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匿名發表
推薦資訊
運河畔再現泥人市集 讓非遺重回市井
運河畔再現泥人市集
穿越時空再現北朝璀璨光華!在這里,看見民族融合發展!
穿越時空再現北朝璀璨
漳河邊上居然也有“河圖”、“洛書”?
漳河邊上居然也有“河
邯鄲:子夏“西河”設教地
邯鄲:子夏“西河”設教
相關文章
    無相關信息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
Copyright (C) 2003-2018「邯鄲文化網」版權所有 
聯系電話:0310-3115600   郵箱:3513152325@qq.com
冀ICP備18017602號-1    
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
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8
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3

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

zozozo另类人禽交_丁香五月天婷婷_久草社区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